心血管病

冷却以减轻复苏后脑损伤

美国神经病学会颁布了心肺复苏后减轻脑损伤的实践指南。该指南是在回顾了从1966年至2016年8月29日的相关出版文献之后制定的。对院外心脏骤停后,初始心律为无脉搏室速或室颤的昏迷患者,应采用低温治疗(32-34℃24小时),与非低温治疗相比很可能有效改善神经功能性预后和生存。对院外心脏骤停后,初始心律为室速/室颤或无心搏/无脉搏电活动的昏迷患者,目标温度控制(36℃24小时,随后再加温至37℃8小时,且温度维持在37.5°C以下至72小时)可与低温治疗一样有效,是可以接受的替代方案。对初始心律为无心搏/无脉搏电活动的昏迷患者,与常规治疗相比,低温治疗有可能改善生存及出院时的神经功能性预后,亦可提供。作为低温治疗辅助部分的院前冷却对进一步改善神经性预后和生存很可能无效,不应提供。来源:http://www.neurology.org/

hyangiu

近期博文

4:3间歇性禁食减肥效果优于每日热量限制

一项美国随机临床试验发现,对于…

2 天 ago

新型降糖药对老年二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病的效果比较

一项丹麦全国性队列研究提供的真…

1 周 ago

非手术与非介入疗法对腰痛的疗效

基于安慰剂对照的随机试验,一项…

2 周 ago

服用他汀类药物与肝癌及肝病进展风险降低有关

一项美国队列研究提示,服用他汀…

2 周 ago

颈动脉斑块的临床意义及其与年龄和性别的关系

一项美国队列研究提示,在没有临…

3 周 ago

用植物油取代黄油可提高生存率

一项基于美国人群的前瞻性队列研…

4 周 ago

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