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病

嗜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率与死亡率和心血管病有关

美国的群组研究发现,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率与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病呈前瞻性相关。达菲抗原变异基因位点,一种源于非洲的常见基因变异,与较低的基线嗜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率有关,则改变了该相关性。该研究包括了5301名非裔美国人的基于人口的纵向群组,且在白人男子的跨学科纵向群组中验证了上述发现。经校正潜在混杂因素后,嗜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率(≥2.15)升高与非裔美国人群组中全因死亡率(风险比1.40)和冠心病(风险比1.69)风险增加显着相关。采用较低的嗜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率值(≥1.77)并未改变该显着关联。在白人群组中,嗜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率升高与死亡风险增加有关(风险比1.32),但无统计学意义。在上述两项前瞻性研究中,当事件发生的时间较远时,嗜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率并非有力的预测指标。达菲抗原变异与嗜中性粒细胞计数相关,且达菲抗原阴性组的嗜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率(≥1.77)与死亡率,冠心病,中风和心衰均显着相关。已知嗜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率与确诊时的死亡率和心血管病相关。来源:https://jamanetwork.com/

hyangiu

近期博文

4:3间歇性禁食减肥效果优于每日热量限制

一项美国随机临床试验发现,对于…

4 天 ago

新型降糖药对老年二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病的效果比较

一项丹麦全国性队列研究提供的真…

1 周 ago

非手术与非介入疗法对腰痛的疗效

基于安慰剂对照的随机试验,一项…

2 周 ago

服用他汀类药物与肝癌及肝病进展风险降低有关

一项美国队列研究提示,服用他汀…

2 周 ago

颈动脉斑块的临床意义及其与年龄和性别的关系

一项美国队列研究提示,在没有临…

3 周 ago

用植物油取代黄油可提高生存率

一项基于美国人群的前瞻性队列研…

4 周 ago

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