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障碍

认知行为疗法与安眠药疗效相当

一项序列多重随机试验的结论是,行为疗法和唑吡坦对失眠的有效率和缓解率相当。对于那些初始治疗无缓解的失眠者,增加第二种疗法可加强疗效。该研究包括了加拿大和美国的211名患有慢性失眠的成年人(132名女性,平均年龄为45.6岁),其中包括74名合并焦虑或情绪障碍者。行为疗法或唑吡坦的第一阶段治疗产生了同等加权百分比的有效者(行为疗法,45.5%;唑吡坦,49.7%)和缓解者(行为疗法,38.03%;唑吡坦,30.3%)。第二阶段治疗在两种情况下有效者显着增加,均由行为疗法开始(由行为疗法到唑吡坦,从40.6%到62.7%;由行为疗法到认知疗法,从50.1%到68.2%),但由唑吡坦治疗开始则无显著变化。在4个治疗序列中的2个观察到了缓解百分比的显着增加(由行为疗法到唑吡坦,从38.1%至55.9%;由唑吡坦到曲唑酮,从31.4%至49.4%)。尽管在并发精神障碍者中有效/缓解率较低,但对于失眠合并症者,先开始行为疗法,继以认知疗法,或唑吡坦继以曲唑酮的治疗序列预后较好。通过12个月的随访,有效率和缓解率一直保持良好。但是,在比较所有四种治疗方案的累积有效率的分析中未观察到显着差异。 行为疗法旨在改变睡眠习惯,而认知疗法则更多地关注患者对睡眠的观点和态度。该研究结果与以前的研究一致-非药物疗法作为一线疗法至少与安眠药一样有效,且无药物涉及的所有风险。来源:https://jamanetwork.com/

hyangiu

近期博文

4:3间歇性禁食减肥效果优于每日热量限制

一项美国随机临床试验发现,对于…

2 天 ago

新型降糖药对老年二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病的效果比较

一项丹麦全国性队列研究提供的真…

1 周 ago

非手术与非介入疗法对腰痛的疗效

基于安慰剂对照的随机试验,一项…

2 周 ago

服用他汀类药物与肝癌及肝病进展风险降低有关

一项美国队列研究提示,服用他汀…

2 周 ago

颈动脉斑块的临床意义及其与年龄和性别的关系

一项美国队列研究提示,在没有临…

3 周 ago

用植物油取代黄油可提高生存率

一项基于美国人群的前瞻性队列研…

4 周 ago

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